★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使徒行传第二十三章
保罗身为罗马公民却无故被关押,这件事让当时的千夫长备感压力。同时在迫害保罗的阵营中,也出现了内部冲突。原来他们分别是由两个教派的人所组成,就是“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他们对于信仰的解释有着各自的看法,于是聪明的保罗便运用这一点,抓住了改变局势的机会。一起来读使徒行传第二十三章,请:
23:1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
23:2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23:3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
23:4站在旁边的人说:“你辱骂神的大祭司吗?”
23:5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23:6保罗看出大众一半是撒都该人,一半是法利赛人,就在公会中大声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23:7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论起来,会众分为两党。
23:8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23:9于是大大地喧嚷起来。有几个法利赛党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恶处,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怎么样呢?”
23:10那时大起争吵,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
23:11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23:12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23:13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
23:14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起了一个大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什么。
23:15现在你们和公会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带下保罗到你们这里来,假作要详细查考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来到跟前就杀他。”
23:16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
23:17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少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
23:18于是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少年人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
23:19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
23:20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带下保罗到公会里去,假作要详细查问他的事。
23:21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预备好了,只等你应允。”
23:22于是千夫长打发少年人走,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23:23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凯撒利亚去;
23:24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去。”
23:25千夫长又写了文书,
23:26大略说:“克劳第·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
23:27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
23:28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
23:29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
23:30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
23:31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
23:32第二天,让马兵护送,他们就回营楼去。
23:33马兵来到凯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便叫保罗站在他面前。
23:34巡抚看了文书,问保罗是哪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
23:35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要细听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
犹太人不只反对保罗,到了后来更变本加厉要谋害他... 幸好主耶稣一直都与保罗同在,祂亲自“站在保罗旁边”,并且为他带来了盼望!
亲爱的朋友,你也正面对巨大的挑战吗?请放心,因为你并不孤单。相信主耶稣怎样看顾保罗,祂也会照样站在你的身旁,并且为你加添够用的恩典与力量!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陪伴我,使我能倚靠祢的力量,面对眼前的压力与挑战。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使徒行传第廿三章
23:1-11 犹太人的最高法庭公会,围绕“神国的福音”的问题,进行了第五次审判(4:15;5:27;6:12;路22:66)。使徒保罗称聚集的人为“弟兄们”,用亲切的语气开始辩护。但由于大祭司亚拿尼亚等人的凶狠的反应,辩护被扼杀,保罗就引发公会议员之间的骚乱,趁机逃脱出来。
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尼别底马的儿子,48-58年担任大祭司,极其残忍、贪婪。据约瑟夫所言,亚拿尼亚私吞普通祭司的十分之一税,为奉承罗马高官而行贿。亚拿尼亚不仅残忍而且诡计多端,并且由于施行新罗马政策,遭到犹太民族主义者的憎恨。66年与罗马的战争中,民族主义者烧毁了亚拿尼亚的家,亚拿尼亚藏在希律王宫殿的水管中,最终被捕而受死。
23:3 粉饰的墙:使人联想到耶稣指责文士和法利赛人为“粉饰的坟墓”(太23:27)。保罗的反驳不是单纯出于感情,而是作为真理的维护者,带着哀恸之情的指责。保罗的生活信条是与耶稣基督的福音同喜乐、同受苦(腓2:17),不以琐碎的个人情感或声望随声附和。按律法……违背律法:使人联想到自负的大祭司,指责耶稣说“僭妄”的话(太26:65)。根据犹太律法,未明确罪行之前,要保护被告的权利。即未确定罪行之前,被告仍然是无罪的。因此,命令鞭打未正式分诉的保罗,分明是一种不法行为。
23:5 ……我不晓得……:有些人认为保罗的话是悖论性的表达(zahn)。他们认为保罗知道亚拿尼亚是大祭司,还故意用讥讽的语调显出大祭司竟然说出那种话。根据保罗平时的信仰人格,他不可能引用神的话语(出22:28)挖苦大祭司。因此,保罗应该不知道亚拿尼亚是大祭司而说了此话。保罗未认清大祭司的理由,可能是:①保罗因眼病视力不好;②过去20多年,保罗未能经常访问耶路撒冷,而且每次访问时间很短;③保罗过分关注自己的辩明;④这次聚集不是公开的公会,而是由罗马官长紧急召集,因此大祭司未能穿 上祭司服饰,也未坐在特定席位。这些见解中,后两者更具有说服力。
23:11 保罗计划访问耶路撒冷后,再返回罗马本土(罗15:24-29)。尽管之前预计到将在耶路撒冷受难(20:22,23;21:13;罗15:31),但是遇到耶路撒冷的恶劣情况,保罗的心境必定十分酸楚。这种时刻,主向保罗亲自显现(18:9,10;22:17-21),坚固他软弱的心(弗6:13-17)。本节主激励保罗,使他不怕两年之后的罗马之行所遭遇的危险,克服一切困难,更加刚强壮胆地传播基督的福音。
23:12-35 只有总督具有正式审判罗马公民的权力,因此保罗被押送到该撒利亚总督府是理所当然的。并且看到杀害保罗的意图更加明目张胆(12节),所以千夫长准备押送保罗。当时驻扎在耶路撒冷的兵力约有600名,引人注目的是千夫长动用了一半的兵力(23节)。千夫长如此慎重对待此事,大概有以下理由:①如果保罗被疯狂的犹太人暗杀,不知耶路撒冷将发生什么暴动。在千夫长眼里,保罗是某一教派的首领,具有许多追随者;②可能千夫长为了弥补日前所犯的过错。他当初指使人鞭打保罗,所以有些恐惧(22:29);③从耶路撒冷到安提帕底,地形险峻,又居住着许多犹太人,所以押送时要特别注意。相反,从安提帕底到该撒利亚,主要居住着外邦人,地形平坦,只需马兵护送,其他兵丁都返回了耶路撒冷(32节)。
23:12-14 犹太人中,有一直想谋害保罗的凶恶的亚细亚系犹太人(21:27-29)。他们表现出坚定的决心,许下夸张的誓言。其实即使谋害保罗的阴谋失败,他们也不会因守誓言而饿死。当时拉比允许有四种不必遵守的誓言:因被煽动而许的愿、夸张的许愿、不正确的许愿以及由于严重的拦阻而不能成就的许愿。
23:15-24 极其敌对保罗的犹太人40余名,认识到通过正式审判过程,不可能除掉保罗,所以联合公会共同谋划杀害保罗,请求千夫长允许他们询问保罗一些问题。当保罗从罗马人的堡垒中被带出时,他们准备埋伏在小路旁,突然袭击并杀死保罗。但犹太人的阴谋被保罗的外甥发现,并立即报告千夫长。千夫长制定出秘密护送保罗的计划,最终犹太人的阴谋以失败告终。
23:17 百夫长:由100人组成的“百人队”指挥官<绪论,罗马行政及军队制度>。
23:23 今夜初:晚上9点左右。作为负责治安的千夫长,要想方设法阻止犹太人的骚乱,他的任务是要把具有罗马公民权的保罗护送到巡抚居住的该撒利亚接受正式审判。为了不让犹太人发觉,便选择晚上的时间。
23:25-30 千夫长吕西亚的信函内容,注重扬长避短,对己有利。没有提及鞭打保罗的事,反而强调把罗马公民从危机中救出来的功绩(27节),不过关于诉讼保罗的评价,倒是正确的事实(29节)。此人的宗教偏见和独善其身的残忍,与官吏不偏不倚的原则,形成显明的对照。信徒要靠着圣灵的引导,追求更高标准的生活(罗8:2)。从这个角度而言,敌对保罗的人虽然带着宗教面具,却连人所制定的法律的标准也达不到,真是假冒伪善。
23:29 因他们律法的问题:千夫长吕西亚所关注的是作为罗马官员履行职责和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本节看到宝贵的福音(太13:44)被外邦人漠视,也被犹太人憎恶。
23:35 希律的衙门里:大希律(B.C.37年—A.D.4年)为彰显自己的权势,建在该撒利亚的宫殿,后被用作罗马巡抚的大本营。一般,古代宫殿可成为堡垒,也可以成为审判场所,地下还设有监狱。
—《精读本圣经注释》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