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使徒行传第二十二章 延续上一章,保罗要在反对他的群众面前,勇敢发声。他首先表达了同理,并且坦然地告诉大家,自己过去也曾犯下大错、迫害许多基督徒... 但如今主耶稣的救恩彻底翻转了他的人生,并且也交给他非常重要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来读使徒行传第二十二章,请: 22:1“诸位父兄请听,我现在对你们分诉。” 22:2众人听他说的是希伯来话,就更加安静了。 22:3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长在这城里,在迦玛列门下,按着我们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热心事奉神,像你们众人今日一样。 22:4我也曾逼迫奉这道的人,直到死地,无论男女都锁拿下监。 22:5这是大祭司和众长老都可以给我作见证的。我又领了他们达与弟兄的书信,往大马士革去,要把在那里奉这道的人锁拿,带到耶路撒冷受刑。” 22:6“我将到大马士革,正走的时候,约在晌午,忽然从天上发大光,四面照着我。 22:7我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 22:8我回答说:『主啊,你是谁?』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稣。』 22:9与我同行的人看见了那光,却没有听明那位对我说话的声音。 22:10我说:『主啊,我当做什么?』主说:『起来,进大马士革去,在那里,要将所派你做的一切事告诉你。』 22:11我因那光的荣耀不能看见,同行的人就拉着我手进了大马士革。 22:12那里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按着律法是虔诚人,为一切住在那里的犹太人所称赞。 22:13他来见我,站在旁边,对我说:『兄弟扫罗,你可以看见。』我当时往上一看,就看见了他。 22:14他又说:『我们祖宗的神拣选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见那义者,听他口中所出的声音。 22:15因为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他作见证。 22:16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22:17“后来,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 22:18看见主向我说:『你赶紧地离开耶路撒冷,不可迟延;因你为我作的见证,这里的人必不领受。』 22:19我就说:『主啊,他们知道我从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监里,又在各会堂里鞭打他们。 22:20并且你的见证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时候,我也站在旁边欢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 22:21主向我说:『你去吧!我要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 22:22众人听他说到这句话,就高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当活着的。” 22:23众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 22:24千夫长就吩咐将保罗带进营楼去,叫人用鞭子拷问他,要知道他们向他这样喧嚷是为什么缘故。 22:25刚用皮条捆上,保罗对旁边站着的百夫长说:“人是罗马人,又没有定罪,你们就鞭打他,有这个例吗?” 22:26百夫长听见这话,就去见千夫长,告诉他说:“你要做什么?这人是罗马人。” 22:27千夫长就来问保罗说:“你告诉我,你是罗马人吗?”保罗说:“是。” 22:28千夫长说:“我用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的民籍。”保罗说:“我生来就是。” 22:29于是那些要拷问保罗的人就离开他去了。千夫长既知道他是罗马人,又因为捆绑了他,也害怕了。 22:30第二天,千夫长为要知道犹太人控告保罗的实情,便解开他,吩咐祭司长和全公会的人都聚集,将保罗带下来,叫他站在他们面前。 罗马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地位远远高于犹太人,所以保罗一出生便具备罗马公民的身份,这使他暂时逃过了一劫。 亲爱的朋友,也许我们的出身并不像保罗一样有优势... 但鼓励你,无论如何,有一点我们和保罗是一样的喔,那就是神对每个人的生命,都早有周全的计划!相信当我们跟随祂的心意走,那些我们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下一步所需的力量。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为我预备的人生,使我拥有独特的经历,也获得了独特的养分。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使徒行传第廿二章 22:1-30 保罗虽然刚刚被暴乱者辱打,却仍然用温柔的语调开始辩护。 保罗先把自己的神学知识和严格的逻辑体系放在一边,把焦点放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上。他曾努力活出真正犹太人的生活(3节),走在逼迫基督教的前列(4,5节),比其他人更甚。然而在大马士革途中,耶稣借神迹把保罗转变为完全不同的人,这比千言万语的辩论更具有号召力。可能每当保罗处于灵性 低潮时,就回忆此经历而重新获得力量和确信。犹太听众以及坐在旁边的千夫长意识到保罗出人意外的温柔及认真的态度,便放松地倾听保罗的经历。但当听到向外邦人的宣教,犹太人突然失去理性,疯狂地攻击保罗(21-23节)。在他们心里一直认为惟独犹太人才是与神立约的民族,所以他们认为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是对神的亵渎。 22:1 诸位父兄:与司提反在公会面前讲论时使用的称呼相同(7:2),与“我们祖宗的”、“那义者”(14节)一样,表现出强烈的犹太风格。通过这种表达,保罗试图表明自己并不是毫无根据地毁谤以色列传统。 22:3 对“出生”(基利家大数)、“成长”(在这城里)、“教育”(迦玛列门下)等介绍,属于古代世界传统的介绍。在此保罗介绍自己是犹太人中的犹太人(林后11:22;腓3:5),比任何人更热心于神的事工(加1:14)。 22:6-9 与9:3-6?的描述几乎相同。保罗接受“耶稣基督的道”(来6:1),不是出于自己的主意或他人的劝导和影响,而是通过与耶稣直接而超然的相遇。他所遇到的那位是复活后居住在天上的基督,即拿撒勒人耶稣。保罗以与复活的主相遇的事件为基础,重新整顿了自己暗昧的生活,重新明白了旧约圣经的意义。 22:9 与9:7的记录不同。在9:7与保罗在一起的人只听其声未见其人,本节说他们只看见光未听明声音。 似乎相互矛盾,但却是相互补充的记录。9:7说人们听到奇怪的声音却未见到人,本节说他们不是见到了人,只是看见那光,听到有声音,却没有听清楚。 22:14 不仅适用于保罗,也适用于所有基督徒的核心原理:①信仰生活就是发现神对自己的“旨意”,并且顺服的过程(腓2:12)。因此所有信徒应当发掘神赐予的恩赐,并尽可能发挥作为教会肢体的功用(太25:21;林前12:12-26;弗4:7);②信徒的生活特征在于单单仰望坚固我们信心的耶稣(来12:2)。耶稣不仅使我们从死里得生命,而且每天引导我们走向成熟(箴3:6;约10:3,9);③神通过圣经启示并保存自己永恒的旨意。作为信仰生活的指南针,圣经的话语比任何人的话语更加确实有力。要成为成熟的基督徒,须每天默想神的话语,倾听神的声音(诗119:97)。 22:17-21 使敌对者极其愤怒的最大原因是保罗向外邦人传扬福音。正因为保罗知道犹太人这种心态,作为外邦人的使徒,他才靠着神的带领见证自己所担负的使命。保罗悔改后,不是马上被任命为外邦人的使徒,而是在阿拉伯停留3年后,才在耶路撒冷与门徒结交、见证福音(9:26)。保罗遇见异象和听到主的命令,可能也是在这个时期。听到主的命令,保罗逐渐认识到神对自己的永恒计划(加1:15-17),并随时间的流逝越发明确作外邦使徒的使命(13:2)。 22:21 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通过比较本书的两个主人公彼得和保罗的呼召与事工,会更加容易理解这卷书。虽然他们的信息相同,但在以下方面则形成鲜明的对比。 22:24-25 千夫长试图先给保罗定罪,再通过拷问揭开事件的内幕。就如无罪的耶稣遭受鞭打(约18:38-19:1),保罗也处于遭受不当刑罚的危机。虽然保罗从未在别人面前显耀自己的罗马公民身份,但为了福音的益处或处于危难之时,也使用了它(16:37)。当时的皮鞭带有铁片和骨针,用力鞭打会致人死地。但罗马公民有免受鞭打的特权。当时罗马法律规定,若鞭打未定罪的罗马公民,行刑的人要受严厉的刑罚。 22:27 你告诉我,你是罗马人吗:当时罗马人穿一种长褂,表示自己是罗马公民。但是穿着较不方便, 所以只在国家大型活动时穿。平时,几乎没有标识区别罗马公民和其他民族。但是当时人们完全相信某人声称是罗马公民。因为当时对伪造文书或谎称公民身份的刑罚非常严厉。 22:28 我生来就是:意味着保罗的父亲就具有罗马公民权。无法详知保罗家族于何时、何地获得罗马公民权,猜测:①B.C.171年左右大数被收编为希腊的城市, 于是知识分子被认可成为罗马公民,可能保罗的祖先也是知识分子;②保罗的祖先可能用钱买到公民权;③可能保罗的祖先对罗马行政官或将军作出过极大的贡献,得到了罗马公民权。 —《精读本圣经注释》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