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返回罗马书目录
陪你读圣经精读圣经灵修研读圣经待开发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罗马书第十四章
信主比较久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一个神学问题,往往会产生好几个不一样的诠释。这很正常,也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看法不同。
在罗马教会中,其实也曾经出现类似的问题喔。犹太基督徒们忌吃猪肉和祭拜过偶像的食物,甚至有些人宁可吃素。但另外一部分的弟兄姐妹觉得,在恩典之中就凭信心吃,并无不可。面对彼此的差异,两派人马又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罗马书第十四章,请:
14:1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
14:2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
14:3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
14:4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14:5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14:6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14:7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14:8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14:9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
14:10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14:11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14:12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
14:13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14:14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
14:15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
14: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14:17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14:18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14: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14:20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14: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
14:22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
14: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保罗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这句经文很常听见,但也很常被误解为“基督徒不应该热衷地上的饮食”亲爱的朋友,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总是聚焦在人家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然后以此为别人“打分数”。
让我们彼此鼓励,接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选择和独特之处,就像我们也希望被别人真心接纳一样。相信当我们看重与人之间的和睦,也必与神拥有美好的关系,并且得着祂的喜悦!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挪去我心中用来检视别人的放大镜... 使我能因着祢的爱,维系更多和睦、美好的关系。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 罗马书第十四章14:1-13 我们无从知晓保罗对罗马教会内部情况的了解有多正确。因此,也就难以判断他对信心坚固之人与不坚固之人的考察,是正确地把握了罗马教会诸般问题的性质之后才形成的,还是根据其它教会,尤其是与哥林多教会圣徒的个人接触而写的。然而,我们确知本文所论及的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保罗时代的教会。无论哪个时代,圣徒的交通总有可能产生矛盾,例如信心坚固之人与不坚固之人或对某些问题的不同看法等。尤其在现代个性达到高潮的社会,这种现象尤为显多。因此,在此就有必要界定“不置可否”(adiaphora,希腊文,意为无关紧要的事)的概念,指靠圣徒个人判断和良心的自由自行处理的问题,本质上与善恶无关,既非“圣经”指示又非禁止。“不置可否”的对象有:举行并非以本身为目的或伦理原则的象征性仪式;或本质上与善恶无关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都交给个人有责任的判断和良心的自由,故不可偏向专制或独断。本文保罗主要论及当时教会最大的“不置可否”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问题。保罗围绕此问题,强调圣徒之间的彼此造就(15:2)。由此指出,在“不置可否”的问题上,每个人的判断固然也很重要,但须以造就共同体为一个重要尺度。14:1-12 根据圣经的客观真理彼此劝勉、讨论或建设性的批评,都是可行且必要的。然而,除此之外任何相互批评或自我论断,都不是圣徒的份内之事。只有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故判断是神的权限领域。批评带来的常常是破坏而不是造就(太7:1-5;林前4:3)。当严格区分论断与批评及劝勉(箴13:10;帖前2:3;5:11;多2:15;3:9)。14:1 信心软弱的:指信心尚未成熟,不能区分在基督里可以得享的自由与应尽的义务。14:2-4 保罗时代常有禁忌某种食物的现象。有人受犹太传统的影响,也有人受到当时忌讳伤害生命的观念影响。当然,古代尚未有食物也具有生命感觉的概念。也有人为了禁欲控制饮食。对此,有的基督徒随从,亦有的不以为然,这就成为当时“不置可否”的问题。对比保罗在4节借仆人与主人之间介入的第三者,是对原则的侵害为例,说明这是圣徒与神之间的直接问题,而不应受他人的强迫(14:23)。14:5-6 世界共同关注某些特殊的日子。本文的日子与宗教义务相关。犹太人记念圣经记载的节期与节日,外邦人也拥有源自独特风俗的吉凶日。从福音的观点解释这一切,就有可能与上述之人发生冲突。14:7-9 5节曾说“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然而并不是允许主观的放纵。只有在有限的范围或条件——为主而行的正确前提下才有可能。在为主事奉的原则下,神与个人之间直接作出的决定,其它人作为第三者丝毫没有理由作出判断。“为主”的原则,与10-12节“不置可否”问题上禁止对别人妄加论断的教导,自然地相联在一起。
14:8 若活着……为主而死,……或活或死:与主同在首先是存在论层面上的事实(腓1:20),而不是当尽的义务。保罗已确定死亡不能使基督徒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基督里面的(8:39;林后5:9)。因此,我不必担心或决定自己肉身的生死。保罗之所以在此说出这番话,是因为这是关乎生死的重大问题,亦是确立人生观的关键。
14:9 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耶稣以肉身居住在这世上的时候,“主”这一称呼已是非常确切。然而,在他复活之后,使用此称呼就更加频繁且意味深长。因为他的复活证明了自己的神性、救主身份及掌管万物的宣告。他的胜利包括胜过死亡与罪,其百姓即便一时在死亡的权势下挣扎,但只要是基督的子民,就盼望有一日完全能够拥有基督的胜利。
14:13-23 保罗提出两种劝勉:第一,劝勉信心坚固的弟兄。他警告信心坚固之人的专制与过错可能带给信心软弱的弟兄不良影响。亦即,信心坚固的人即便追求的利益是正当的,但为了兄弟友爱当有所节制,因为这会造就圣徒共同体。第二,教导信心软弱之人,在“不置可否”问题上,只要不是本质的错误,可照着自己的良心进行判断。因此只要忠于良心的判断即可,不必为其它感到愧疚。然而,若此事违背良心,就当禁止不作。因为,假若违背良心,即便是客观行为本身不涉及罪,但违背良心的行为本身就是罪。
14:15 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15节呼吁对自由的歌颂,应因着对弟兄的爱心有所节制。就如一家之主为心爱的家人奉献所赚取的所有财产。对自由的讴歌,当受到更重大的问题—爱之义务的规范。因为,自由还有机会,可在天国尽情地享受,而爱的实践却在地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尤其是,关爱的对象是救主基督为其受死的弟兄,这一点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义务的迫切性。提前4:3,4记录了保罗本人与食物相关的决心。
14:17 不在乎吃喝:神国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诸如饮食的外在事宜,乃是赋予罪人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使他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为了完成真正关注的事,神国的子民便会甘愿牺牲自己关于饮食的自由。本文的“公义”指圣徒藉着顺服神旨意所体现出来的正确行为,并非指“称义”。
14:19 圣经督促所有教会都追求和平,而和平的最大的关键在于软弱之人与刚强之人的和谐。并且,只有和平才能创造专心致力“彼此造就”的气氛。
14:22 人在……不自责,就有福了:在享受人性自由这一点上,信心坚固的人是有福的。“有福了”亦可译为“幸运的”、“幸福的”。因为他全然没有因怀疑而产生的自我分裂,也不会面对软弱的弟兄所遇到的危险,即因行自己的良心所不允许的事而责备自己的危险。
14:23 出于信心:人为利益束缚只重视结果,然而神所看重的是人的内心而并非外表,重视动机与过程。
—《精读本圣经注释》
彼此接纳
金句:罗 14: 8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与人更是非常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神特别的创造,在神面前都是独一的。在信仰的事上,只要与基本要道无关,我们也不需要在领受上要求所有的人一致,更不应该彼此论断。使徒保罗从三个方面阐述为什么不要论断。首先,神已经收纳,神既然都接纳,我们还有什么权柄论断呢?其次,唯有神才是主人,我们在属灵的事上无法作别人的主人,没有一个人有权利管神的‘闲事’;最后,自有神使祂的儿女站立得住,不至于跌倒,我们的彼此论断只能绊倒人,并不能坚固人。主也说过,‘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太7:2)。
在基督徒的行事为人上,圣经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这里带出了一个大的原则, 就是‘为主’。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二章20节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也就是这里经文所说‘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的意思。这是每一个重生得救神儿女全新的人生观,就是为主而活。因为我们都是主的宝血买赎回来的,不再属于自己,单单属于主。所以,吃或不吃,守日或者不守日,都是为了主的缘故,不再只求自己的喜乐,这是弟兄姊妹和睦相处的基础。
我们不能论断,要彼此接纳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这与哥林多后书五章10节的论述是一个道理,‘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很难去判断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为何,但各人却一定都要在主的审判台前受神的判断。因此彼此论断不如彼此接纳,论断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回应祷告
主啊,求袮赐我完全接纳弟兄姊妹的心,因为袮按我的本性接纳了我。感谢袮借着今天的经文提醒我,各人都要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愿警醒度日,因为袮来的日子近了,奉袮得胜之名祷告,阿们!
不可再彼此论断
今天经文开头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归纳: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不可论断,不可彼此论断,不可再彼此论断。可见我们基督徒中间,论断是多么严重多么广泛的一件事,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彼此的,甚至是反复的。
我们常会在一些没有绝对真理对错的事情上彼此论断,为一些不同的做法、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喜好彼此论断。就像这章圣经所举的例子,为吃肉和吃蔬菜彼此论断。让我们一起诵读今天的经文,一起思想:不可再彼此论断。
第一方面,经文要我们避免负面结果。不可再彼此论断,1. 就是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2. 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3.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4. 不可因食物毁坏 神的工程。就是说,我们不要把一些不是绝对真理对错的事情,要分个我对你错。有些是出于不同的做法、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喜好,有些是出于不同程度的信心、不同程度的认识。但论断的时候,就是把不是真理的当作真理去审判对方,以致对方受到不应有的定罪,灵命受到伤害,而你也反过来受到被论断,破坏了神在我们各自生命中的建造工作。
第二方面,经文要我们采取积极态度。1. 按著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我们死,让我们在这前提下,用基督十字架的爱来面对之间的不同。2. 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有时我们常常执著于我的公义来对人论断审判,但很少考虑我这样论断是否带来与神与人关系的更加和好,是否带来彼此圣灵里的喜乐。圣经这里提醒要我们在圣灵里的公义,和平,和喜乐中来平衡。3. 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当我要论断的时候,想想是否荣神益人。4. 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问自己,我这样说,是否追求彼此和睦,是否能彼此建立。5. 凡事出于信心而做。问自己,我这样说,是否没有自责?是否给对方产生疑惑?是否给对方增添对神的信心?
所以,我们不可论断,不可彼此论断,不可再彼此论断。
我们一起来祷告回应:
亲爱的主,谢谢祢宝贵的话语,医治的话语,既指出我们的问题,又指明我们的方向。帮助我不可再彼此论断。圣灵帮助我的嘴,不管人前人后,都说造就人建立人的话。圣灵帮助我的心,有这样念头时,除去洁净,用基督十字架的爱充满我,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做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的事,追求彼此和睦和彼此建立。靠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礼拜三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