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哈巴谷第一章 《哈巴谷书》的作者是来自南国犹大的哈巴谷先知,他的名字在原文中有“紧紧拥抱”、“黏住”的意思。在这卷书当中,你会看见哈巴谷先知的确是一位紧紧抱住上帝,“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情中人喔!他与上帝的互动很真实,我们有过的抱怨和疑问,哈巴谷先知也都曾经有过,所以接下来你也可以仔细听听看,哈巴谷先知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哈巴谷书第一章,请: 1:1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1:2他说: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 1:3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 1:4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1:5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1:6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 1:7他威武可畏,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 1:8他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马兵踊跃争先,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抓食, 1:9都为行强暴而来,定住脸面向前,将掳掠的人聚集,多如尘沙。 1:10他们讥诮君王,笑话首领,嗤笑一切保障,筑垒攻取。 1:11他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像风猛然扫过,显为有罪。 1:12耶和华-我的神,我的圣者啊,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我们必不致死。耶和华啊,你派定他为要刑罚人;磐石啊,你设立他为要惩治人。 1:13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 1:14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又如没有管辖的爬物呢? 1:15他用钩钩住,用网捕获,用拉网聚集他们;因此,他欢喜快乐, 1:16就向网献祭,向网烧香,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和富裕的食物。 1:17他岂可屡次倒空网罗,将列国的人时常杀戮,毫不顾惜呢? 哈巴谷先知事奉的时期,大约是约西亚王到约雅敬王执政年间,那时社会充斥着不公不义的行为。偶像崇拜盛行、坏人欺压好人... 这让哈巴谷先知不禁问神说:“你为何看着不理呢?...你为何静默不语呢?” 亲爱的朋友,你有时也会对神有这样的疑问对吗?但神给哈巴谷先知的回答,就证明了祂是公义的神,只是祂有最周全的考量、最缜密的计划,这往往是我们看不见的。鼓励你,拥有不变的信心和更高更广的眼光,相信祂必在对的时间里,彰显祂的公义!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在我怀疑的时候,赐给我更多的信心和更高的眼光,使我可以明白祢的心意!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哈巴谷书第一章 1:1-11 哈巴谷的第一个提问(1-4节)和神的回答(5-11)。哈巴谷问神,为何不惩罚犹大的罪而默认呢?神回答他,要使用巴比伦审判犹大。在此我们可以得到几方面的教训 :①虽是同族,但当它犯罪时,应指出它的罪恶,引导它走义路,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也是圣徒当尽的义务。②当我们犯罪不悔改时,神即使使用恶人也使我们明白罪恶(箴16:4)。③因此,我们为了不遮掩神的荣耀,不被世人嘲笑,也要省察自己不犯罪。 1:1 默示:?<鸿1:1> 。哈巴谷从神领受的默示是对犹大百姓和统治者的可怕的审判警告。 1:2 我因强暴哀求你:意味着哈巴谷为了阻止犹大百姓的邪恶行为和放荡的生活而努力,并不断向神祈求。你还不拯救:意味着神没有应允先知所求的惩罚败坏的百姓,引导他们走义路的祷告。 1:3 你为何使我看见:提及了哈巴谷先知愤怒的理由。即哈巴谷误会神不仅不关心蔓延强暴、奸恶和悖逆的犹大的罪恶,而且自己那么呼求惩罚犹大,但神只是在旁观。其实在约雅敬王统治时期(B.C.608-597),犹大百姓无视神的律法,沉溺于偶像崇拜,因此哈巴谷如此愤慨也是理所当然的(耶22:3,13-17)。神之所以保留惩罚,是为了给他们一点机会悔改。哈巴谷不明白神这般心意,所以愤慨。 1:4 律法放松:?“妥拉”是当时犹大的绝对的规范,但人们沉溺于堕落的生活中,“妥拉”失去了其权威,实际也丧失了法律上、道德上的效力。公理也不显明:?指随着轻视律法的风气蔓延,义人受苦、恶人得势的现象。如此,当时犹大社会失去公义的原因是,不仅担任审判的人为了利己的目的歪曲法律,甚至连宗教领袖也陷入假冒为善和不义之中。在此我们明白,如果社会的根基法律和宗教堕落,那么这个社会就再也没有希望了,只能成为不义之地。 1:5-11 在此展开了神对哈巴谷的回答。 1:5 列国:指残忍暴躁的迦勒底人(6节)。即指不久就要侵略犹大的迦勒底(巴比伦)的势力比几个联合的王国还要强大。 1:6 通行遍地,占据:指迦勒底人夺取位于南巴比伦的迦勒底地区的领土。迦勒底:原指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巴比伦南部地区(创1:31),但也用来指巴比伦全地(士13:19;但5:30)。此地不仅是亚伯拉罕的故乡(创1:28,31;15:7),也是以西结领受启示的地方(结1:3),也是犹大百姓被掳到的地方(代下36:20;结11:24)。另一方面,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的儿子基薛的子孙定居在此地被称为迦勒底人,他们在那波帕拉萨尔王(B.C.625-605)统治期间,击败亚述,建立了大巴比伦帝国。 1:7-11 记载了迦勒底人的性格和行为。即他们具有骄傲和残暴的性格,为了不断满足野心,不惜行残暴的行为。一方面,他们在战场上如豹、豺狼般勇猛,但终归只不过是缺乏人性的野蛮民族。尽管如此,神还使用迦勒底人作审判犹大的工具,由此可想而知犹大堕落的程度(撒上4:7)。在此我们可以明白,神为了成就自己的工作,即使是邪恶势力,也用作工具,而对于犯罪和堕落的神的子民,藉着灾难使他们回转。 1:7 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意指迦勒底人无视法律、规范、条约等,任意行暴力,滥用权力。甚至他们在侵略并统治犹大的事情上忘记了神介入了他的旨意的事实,以为一切都是靠自己做成的,专行压迫和剥削。 1:9 将掳掠的人聚集:指从犹大掳掠很多人作奴隶。照此预言迦勒底人于B.C.605年入侵犹大,俘虏了包括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在内的犹大上流社会人士(王下25:11),此后经20年不断掳掠人到巴比伦作奴隶。 1:12-20 哈巴谷的第二个提问(1:12-2:1)和神的回答(2:2-20)。在此哈巴谷表示犹大受审判没有意见,但抗辩为什么神偏偏用巴比伦来审判。神回答:①迦勒底人也会因他们的罪恶受审判。②虽然犹大受审判,但其中的义人必因信得救(2:4)。在此我们可以看见得救的条件在于信心,这一福音的核心思想早已在旧约出现(罗1:17)。 1:12 我们必不致死:哈巴谷确信,以色列即使受到神的审判而经历苦难,但终必藉着神的恩典而得到恢复。在B.C.538年,波斯王古列允许犹大俘虏归回故国。磐石:象征神之坚固不变性(申32:4,31;诗18:2,31),此处则意味着藏身处或安息之所(诗19:14;61:3;62:8)。本文表现了,神的信实,祂将永不改变拯救以色列的应许,也包含着神子民的心愿,他们凭着信心,盼望以色列得到终极的救恩。 1:13 迦勒底人不过是神的工具,但他们却专行残忍凶暴之事。哈巴谷看到这一切,便断定他们是“行诡诈的”(赛24:16)。比自己公义的:逆行公义的犹大百姓,并不具有什么公义的信仰。这种比较不过是指,迦勒底人的悖逆远胜于犹大百姓。 1:14 使人如……爬物:指犹大束手就擒地屈服在迦勒底人的淫威之下。 1:15 指迦勒底人将会完全控制犹大百姓。神之所以如此彻底地审判犹大,是因祂“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13节)。 1:16 指迦勒底人醉心于雄厚的财力与无比强大的军事力量,拜这些为偶像。过于自信且自我陶醉,实事上是骄傲,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对敬畏神的信仰之成长,也是巨大的绊脚石。 1:17 倒空网罗:意指迦勒底人并不满足于征服犹大,为了准备侵略其他民族而无暇顾及其它。 —《精读本圣经注释》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