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耶利米书第三十七章 西底家王在位期间,围困着耶路撒冷的巴比伦军队,曾经一度被埃及军队给吓跑,犹大百姓们就因为这短暂的“得救”,更加不相信他们会被掳到巴比伦的预言... 就在那段时间,耶利米先知决定回家乡去确认一下财产的状况,没想到他还没踏进便雅悯的城门,就因叛国罪而被逮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耶利米书第三十七章,请: 37:1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代替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为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 37:2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借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37:3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神。” 37:4那时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他囚在监里。 37:5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 37:6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 37:7“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 37:8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 37:9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 37:10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37:11迦勒底的军队因怕法老的军队,拔营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 37:12耶利米就杂在民中出离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 37:13他到了便雅悯门那里,有守门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说:“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 37:14耶利米说:“你这是谎话,我并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听他的话,就拿住他,解到首领那里。 37:15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 37:16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37:17西底家王打发人提出他来,在自己的宫内私下问他说:“从耶和华有什么话临到没有?”耶利米说:“有!”又说:“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37:18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 37:19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 37:20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 37:21于是,西底家王下令,他们就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西底家王只能私底下偷偷召来耶利米,也无法直接释放他... 这表示当时西底家王已经被那些反对耶利米、坚持抵抗巴比伦的官员和百姓们所辖制。他像一个魁儡被操控着,无法刚强起来跟随神的旨意... 亲爱的朋友,西底家王一直很顾忌人的想法,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人是肉眼所看得见,而神却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但,我们真正必须在乎的,到底是谁的心意呢?相信西底家王的经历,是对我们生命很好的提醒喔!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赐给我刚强的心,在凡事上都能以祢为我的主,活出合乎祢心意的生命!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耶利米书第卅七章 37:1-26 耶路撒冷沦陷前夕所发生的事件:本文记录了西底家王在位晚期(B.C.588-586),亦即在巴比伦围困攻陷耶路撒冷之前的3年中(其实是18个月),发生在耶利米身边的事件。当时西底家与周边列国结盟,强有力地施行了反巴比伦政策,但终于还是被巴比伦军队逼上绝路。在这种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中,西底家请求耶利米献上代祷(37:3)。但是耶利米知道神欲灭亡犹大的计划决不会更改,便冒着被人视为卖国贼的危险,依然宣告了耶路撒冷的沦陷(37:4-10)。因着这件事情,耶利米被一些首领囚在监牢里(37:11-15),后来,他藉着西底家的帮助而出了监牢(37:16,17),私下也与西底家见面,再一次重复了相同的预言(37:18-21)。耶利米全然没有顾及时代的好恶和自己的将来,忠心耿耿地宣讲了神的话语耶利米体现出了神的仆人所当具备的信仰人格,亦即:①刚强壮胆(申31:6);②绝对忠于所蒙的呼召(启2:10)。 37:1-2 本文相当于37,38章的绪论,讲述了西底家不听从先知的警告,像众先王一样依靠了世界。西底家是由尼布甲尼撒王立为犹大王的。因此,西底家本应忠于巴比伦王。况且,耶利米曾告诫他不要抵挡巴比伦,就更不应该对抗巴比伦。然而,西底家仍然与亲埃及国家缔结了反巴比伦同盟(结17:15)。对尼布甲尼撒而言,这无异于是一种背叛,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攻打犹大。 37:3-10 耶利米和西底家会面:关于耶利米和西底家的会面和西底家的请求,本书总共记录了5次(21:1-7;34:1-7;37:1-10;37:17-21;38:14-28)。颇为独特的是,除了第一次之外,其它会面都是由西底家发出邀请。这表明,西底家认为耶路撒冷尚有机会免遭毁灭,为了请求耶利米向神献上代祷,他才会见耶利米(3节)。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西底家请求先知献上代祷,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态度(雅5:14)。然而,当他所得到的结果不同于自己所期待的,他就把先知囚在监牢,这表明他召见先知的动机极其不纯(民22:2-6)。亦即,他早已设定了有利于自己的结论,之后再请求神予以同意。 37:3-5 犹大的灭亡:当时,除耶路撒冷之外的所有犹大城邑,均已被巴比伦所攻陷,耶路撒冷的沦陷也是早晚的事。一直以来,包括西底家在内的所有百姓,皆误认为耶路撒冷是固若金汤的圣城(7:12)。那时,埃及军队正以帮助犹大为名,向耶路撒冷进军,这更助长了他们的错误想法。结果,埃及军队还未抵达耶路撒冷就被巴比伦所击退,犹大终于没有得到埃及的援助,亡于B.C.586。 37:5 法老:指合弗拉,他统治埃及的期间为B.C.589-570。 37:10 本节强调神灭亡耶路撒冷的计划,绝不会被人为的方法所改变。就如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创18:22-19:28),耶路撒冷也必然灭亡。 37:11-15 耶利米被捕入狱:巴比伦军队听到埃及军队进军耶路撒冷的消息之后,就拔营离开了耶路撒冷。随即,耶利米想要离开耶路撒冷回到故乡。这种行为促使人怀疑他是不是巴比伦的间谍而被囚在监牢中。王和众首领有可能认为,耶利米宣布耶路撒冷沦陷的预言,是为了使百姓感到恐惧而使巴比伦更容易攻占耶路撒冷。对属灵的事无知的人,必然会常常敌挡神。 37:12 耶路撒冷的解围虽然是短暂的,却使百姓以为耶利米的预言是假的。因此,他们对耶利米的逼迫势必更加激烈。耶利米可能是为了暂时躲避逼迫,并确认从叔叔的儿子哈拿蔑购买的地(32:6-15)而想要离开耶路撒冷。 37:13 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伊利雅:哈拿尼亚是假先知,曾取下了耶利米颈项上的轭,神便使耶利米对他发出咒诅(28:1-17),伊利雅似乎因此怀恨在心。他假借社会舆论——耶利米是巴比伦的走狗——而逮捕耶利米。 37:15 耶利米的预言贯穿着责备和审判,众首领早就对此不满。正值此时,耶利米竟被怀疑是巴比伦的探子而被捕,这无异于是绝佳的借口和机会。因此,他们在欧打耶利米之后,把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作为百姓的领袖,他们本应守护真理,却领头逼迫主的仆人,这就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已腐败到极点。同时,本文也预示了,神的仆人不仅要忍受悖逆百姓的嘲笑和责难等精神上的逼迫,还要忍受身体上的刑罚。我们下面探讨神的仆人和所受的逼迫。神的仆人是神为护理这世界而拣选的人。虽然身蒙神如此特殊的恩惠,他们却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受苦难。圣经记录了很多这种例子:①遭受非难(路6:22;来10:33;11:26;13:13;彼前4:14);②受到蔑视(撒上17:42;撒下6:16;尼2:19;4:1,2;伯12:4;诗119:141;可9:12;林前1:28;4:13);③被囚在监牢里(耶利米——耶32:2;约瑟——创39:20;米该雅——王上22:27;哈拿尼——代下16:10;施洗约翰——可6:17-27;彼得——徒12:4;保罗——徒23:35;西拉——徒16:24;初期教会的圣徒——26:10;使徒约翰——启1:9);④挨打(王上22:24;伯16:10;赛50:6;太27:30;约18:22;徒23:2);⑤殉道(撒迦利亚——代下24:21;施洗约翰——可6:27;司提反——徒7:58-60;雅各——徒12:2;基督徒——来11:37;启6:9;安提帕——启2:13)。逼迫神仆人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因为那些逼迫人的:①恨恶良善而喜悦不义(加4:29);②恨恶神(约15:20-23);③不认识神(约16:1-3);④恨恶基督(帖前2:15);⑤拒绝十字架的意义(加5:11;6:12);⑥恨恶敬虔(太13:21;提后3:12);⑦大发错误的热心(徒13:50;26:9-11)。神的仆人受到恶人的逼迫并不是因自己的过犯,乃是因积极遵从神的旨意。面对逼迫,可消极地躲避(太10:23)或欢喜快乐地(太5:12)忍耐(林前4:12)。然而不可或缺的态度是,积极地荣耀神(彼前4:16),且为逼迫者祷告(太5:44;徒7:60)。使徒保罗告白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从而肯定地评价了圣徒的苦难。 37:16-21 第二次与西底家会面:本文记录了囚在牢房中的耶利米和西底家之间的密谈,描述了耶利米的迫切呼求。其实,抵抗巴比伦并非西底家的本意,而是臣仆们的强烈要求。因此他恐惧战兢着,焦虑地等候耶利米宣告巴比伦必速速灭亡的预言,故与耶利米进行密谈。 37:17 私下问他说:画龙点睛地描述了西底家不能公开召见耶利米的心理。他虽有些信赖耶利米,但为了躲避反对耶利米的首领和百姓,只能私下带耶利米出约拿单的房屋。耶利米并没有说讨西底家喜欢的阿谀之言,而是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神的旨意,从而开启了西底家幽暗的灵眼。若要拯救他人的灵魂,就需要有牺牲自己生命的勇气和信心(太19:28,29)。 37:19 先知,现在在哪里:间接地指出,“至今以来,你都被盗用神圣名的假先知所蒙骗了”。在18节耶利米力言自己无罪,在本节中,他则用指责王之愚蒙的递进手法,忠告西底家不可再以毫无根据的希望欺骗自己,乃要正视现实。 37:20 免得我:本节可作两种解释:①惧怕殉道;②担心因再次被囚禁而失去宣告神信息的机会。耶利米曾经从巴施户珥(20:2)和哈拿尼雅(28:10)等人,受到了污辱和肉体上的刑罚,故不可能惧怕肉体上的死亡。因此,后者较接近原意。 —《精读本圣经注释》 记得不久前去理发店剪头发,刚好是一位女的理发师替我理发,和她在闲聊中提到我是在教会里服事的,自然地便和她谈到信仰的问题,我问她有没有去过教会?她说,以前曾去过,现在改信了有轮回的宗教,我要做个好人,好让我将来能够再做人。当我想继续和她多谈论时,她马上说,我们还是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宗教信仰吧,便和我转了话题。后来我在想,这位理发师正好代表着今日一般人的所谓信仰,就是我认为那个宗教适合我,我便选择信仰那个宗教,我更可以随时改变我信仰的宗教;我要信什么,便可以选择信什么。 读到今天灵修的经文时,发现原来人们对信仰的态度,自古便如此,没有什么新花样。人都是喜欢自我中心,经文提到西底家王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坏榜样的连锁,就是为王的不听神的话,臣仆和百姓便自然地有样学样地跟着,都不听从神的话,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故此,我们作为领袖的,特别在属灵的事上更要小心,千万不要成为别人的坏榜样。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见他们在信仰方面的矛盾,怎么说呢?他们首先是一起不听从神借着耶利米先知所说的话,可是转过身来,西底家王派两个人,去见先知耶利米,并请求先知为他们祷告耶和华神,更强调神是“我们的神”!这就是人普遍的毛病,他们不要听神的话,却希望神要听他们的话,更坚称神是我们的神。因为当人处身在自我中心的生活时,他们便不会把神当作神来看待,他们不照神所要求的去做,却要神成全他们的要求,他们看神是他们的神,然而,他们却不看自己是神的人,可悲呀。今日像这样的基督徒,其实也不少啊! 各位弟兄姊妹,让我们一起作个回应的祷告吧: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借着今天的灵修,让我能更深地明白,祢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是那么的重要,祢会看顾和供应我们的需用,但祢不是听我们所差唤的。祢是我们的神,可是祢从来不把我们看作奴仆,只看为祢宝贵的儿女。深愿我们终身以祢为父,以祢为主!
祷告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