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约翰福音第十三章 这一章,约翰将带我们回到耶稣所过的最后一个逾越节。那时,耶稣明白自己离受难的日子近了,便将祂的门徒们聚集起来,并且以身作则,向他们示范了最谦卑、无私的爱... 让我们一起来读约翰福音第十三章,请: 13: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13: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13:3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 13:4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13:5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13:6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 13:7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13:8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13:9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3:10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13:11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13:12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 13:13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 13:14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13:15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 13:16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 13:17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13:18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13:19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13:20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13:21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13:22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13: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13:24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 13:25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 13: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13:27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13:28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 13:29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赒济穷人。 13:30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13:31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13:32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 13:33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 13: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13:35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13:36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13:37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 13:38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在当时的犹太礼仪中,进门后和用餐前都必须洗脚,而平常负责为主人洗脚的,都是阶级最低微的仆人。 亲爱的朋友,门徒之间曾经彼此争论过谁才是最大的,但拥有至高权柄的耶稣,却乐意弯下腰来为门徒们洗脚...这就是我们一生的典范!今天想邀请你来想想看:你觉得现在的你能甘心乐意地去服事身边的人吗?如果还有点顾虑,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挪去我心中的拦阻,并且赐给我谦卑的心,使我越来越像祢,能无条件地去爱、去付出。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约翰福音第十三章 13:1-20 这部分很好的表明“事奉的仆人”基督耶稣的形象。吃饭后耶稣给门徒洗脚是因为当时门徒之间发生了“到底谁为大”的争执(路22:24)。对此耶稣亲自做出了榜样“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太23:11)的教训(6-11节)。 13:1-17 本书的舞台从现在开始设立在马可楼(徒12:12),展示了以最后晚餐为中心所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本书通过两章(13,14章)详细描写在符类福音中仅用几节介绍的,关于最后逾越节吃饭的事件(太26:20-35;可14:17-31;路22:14-38)。从而我们详细地知道了差点被面纱所覆盖的最后一个晚上的秘密教训,这部分大致分为三个部分:①耶稣给门徒洗脚后,对他们进行“彼此相爱”的劝导(13:1-35);②耶稣对自己升天后,将要降临的圣灵的事工进行了教训(14:1-16:33);③最后一个部分由耶稣的代祷组成(17:1-26)。 13:1 时候到了: 本书的前半部分反复出现“没到时候”这句话(2:4;7:6,30;8:20),但在后半部分则常用“时候到了”(12:23;17:1)。作者以耶稣的死为焦点而展开了本书。就爱他们到底:耶稣对自己百姓的爱没有界限,因为他本身就是拥有无穷之爱的神。 13:2 马利亚在伯大尼用香膏洗耶稣脚的事件之后,加略人犹大就有了卖耶稣的想法。 13:3-5 虽然耶稣的手拥有全部的权威(3节;太28:18),但他用那个手拿着毛巾和脸盆服侍门徒。通常有权威却用爱心去为别人服务的时候,比起用它去支配别人更灿烂。 13:4 耶稣不仅用理论,更用实践去教导门徒事奉和谦虚(路12:37)。 13:5 估计门徒们是根据犹太人的习惯斜倚靠着吃饭,但学者中间也有人认为晚餐时所使用的饭桌可能是“一字型桌子”的见解。如果这个推测正确,那么耶稣按顺序在饭桌下洗门徒脚的事会比较容易。 13:6-11 彼得还不知道耶稣给门徒洗脚的意图。耶稣的意图如下:①给门徒教诲事奉的精神(14节)。②通过给门徒洗脚暗示圣礼(8,10节)。基督的救赎之血洗净了圣徒的罪(来9:14;约壹1:7;启7:14)。③耶稣似乎预知了将来被他差遣出去(20节),为传福音而劳苦的门徒的脚。当然他们的脚没过几个小时就离弃耶稣而逃了(太26:56)。但五旬节圣灵降临后,他们的脚作为传播福音的好工具达到了地极(赛52:7;罗10:15)。 13:12 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 请注意心里不是“我所教你们的”,也要记住耶稣不是问知识明白没有,而是问是否受了感动?我们应当明白他所行的事,也要去实践他的道(17节),这就是爱的奉献。 13:13-14 应当受人服事的主反而服事别人,那么作为耶稣仆人的我们也应更加殷勤地用爱心互相服事(加5:13)。 13:15 耶稣责备没有行为的那些文土和法利赛人(太23:3,4)。而耶稣却在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给我们做榜样,叫我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凡事上效法基督的人(林前11:1)。 13:16-17 这句话教导我们当我们过信仰生活时,要铭记我们当守的本分。我们时常忘记自己是耶稣和邻舍的仆人(林后4:5),从而陷入自取荣耀的傲慢当中。忠诚的仆人应该时刻谦卑地去事奉(路17:10)。他们生活的座右铭(motto)应该是“劳苦在我,荣耀在神”(诗115:1)。 13:18 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从诗篇41:9,就能看到大卫对谋士亚希多弗和不少自己的心腹叛逆自己时(撒下15:12),表现出的悲愤慷慨的模样。 13:19 ?(14:29)。 13:20 16节阐明了基督的仆人所具有的地位。他们虽然不比基督大,但他们是以基督的权威去传播福音的代理人。因此迎接他们的人就是迎接耶稣基督(帖前2:13)。 13:21-30 门徒中间有一个要出卖耶稣的消息一公开,门徒们就惊慌起来,这时候加略人犹大去找公会。 13:21 心里忧愁: 耶稣对自己的死也感到非常忧愁(12:27)。并且跟随他三年,同甘共苦的门徒中,有人要出卖自己的事实也使他禁不住悲哀和忧愁。尽管如此耶稣也没有恨加略人犹大,从中可以看出耶稣之爱心何等宽广。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这件事对与耶稣形影不离的门徒来说,仿佛是晴天霹雳。但更具冲击力的话语是在橄榄山上说的“你们都会离弃我!”(太26:31),我们不能给门徒定罪。我们与他们一样,虽在口中承认主,行为不也在否认主吗!(多1:16)关键在于,每当那时候,我们是否悔改,并努力拥有更成熟的信仰。 13:23-26 耶稣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加略人犹大的人格。但“所爱的门徒”约翰知道了背叛者是谁。多蒙神恩典的人,对神护理的奥秘知道的也越多(创18:17;摩3:7)。 13:27 耶稣递给犹大的饼有显明的含意,并不是使撒但进入他心里的手段。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这句话表明依然拒绝耶稣之爱的犹大已明确了出卖耶稣的计划。他的心已完全被撒但所支配。 13:28-29 由于加略人犹大彻底地隐蔽自己的双重性格,因此门徒中间没有一人知道他就是背叛者。像他这样伪装自己去谋害信仰共同体的人无时不在,我们不应受他们的骗(林前15:33)。拿什么周济穷人: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平时也对救济工作倾注了许多努力。 13:31-35 犹大出去后房子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气。但耶稣说的,自己要离开的一番话(33节),依然沉重地压抑着门徒们的心。这种情况下耶稣给予他们“彼此相爱”(34,35节)的新命令。 13:31-32 加略人犹大出卖耶稣的计划已基本定型,所以也到了人子受荣耀的时刻。看起来似乎是撒但的胜利,实际上是耶稣利用撒但成就了自己的计划。通过本书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三位一体的神之间有着互受荣耀的亲密交通(12:28)。 13:33 小子们:希腊语原文的称呼在四福音书中只在这节出现。这句话表明耶稣对门徒有着特别的爱。按照现代意思翻译的话就是“孩子们”(NIV,My children),这句话使人联想起临终前的父母呼唤自己的子女的场景。 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临终前,耶稣留给门徒的不是遗产,而是“新命令”。新命令继承了“爱人如己”(利19:18)的旧诫命之精神,但旧诫命与新命令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说“爱人如己”,这句话没有超越人性之爱的范畴。但后者说“基督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新命令要求组成信仰共同体的人之间,互相要有神的奉献的爱。 13:35 圣徒应该在众人面前行出遵守新命令的榜样。应该把圣徒之间奉献之爱的亲密交通展现(demonstration)给众人看。耶路撒冷的初期教会因努力遵守这命令,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徒2:44-47)。我们要铭记,圣徒彼此相爱是显明真门徒的标记(mark)。 13:36-38 预告彼得将要否认耶稣。 13:36 主往哪里去:彼得还没有意识到耶稣将走代赎之路的事实。波兰的小说家显克维支(H.Sienkiewicz,1846-1916)根据本节经文和古代基督教的传统,1895年曾发表过名为《你往何处去》的杰作。跟我去:根据“库巴蒂斯”中介绍的彼得是倒钉在十字架上殉道了(21:18,19)。 13:37 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以彼得为首的门徒们在过去耶稣呼召他们时,丢弃一切追随了他(路5:11)。但是耶稣却说彼得再也不能追随他了,这句话使彼得的自尊心大受伤害,使他终于告白说:“我愿意为你舍命”。路加福音中这句话表现得更加坚定(路22:23),但没过多久他就跌倒了。因此我们都要留意圣经的教训:“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13:38 本节的话语以后,紧接着彼得极力地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也异口同声地如此说(可14:31)。 —《精读本圣经注释》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