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7章–怎么办… 听说耶稣讲话很伤人?!

2021-10-0402:56:01陪你读圣经 41马可福音2,7033阅读29分39秒阅读模式

★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返回马可福音目录

陪你读圣经精读圣经灵修研读圣经待开发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马可福音第七章

常常有人说:耶稣是个讲话很直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算对,也不算对。耶稣回应罪恶与悖逆的人,的确往往是一针见血,但是祂在教导的时候,却大多使用比喻的方式,需要我们反覆咀嚼一下喔。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个相当著名的“案例”中,来研究一下耶稣的回应吧!一起来读马可福音第七章,请:

7:1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

7:2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

7:3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

7:4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

7:5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

7:6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7:7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7:8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

7:9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7:10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7:11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7:12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7:13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

7:14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

7:15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 

7:17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7:18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

7:19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 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7:20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

7:21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

7:22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

7:23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7:24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泰尔、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7:25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7:26这妇人是希腊人,属叙利腓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7:27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7:28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7:29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7:30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7:31耶稣又离了泰尔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坡里境内来到加利利 海。

7:32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7:33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7:34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7:35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7:36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7:37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做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许多朋友读到这章经文时都会倒抽一口气,耶稣怎么会说人家是狗呢?!其实从当时的文化来看,耶稣并不是在贬低那位妇人喔,祂只是用比喻的方式呈述了妇人是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的这个事实。

亲爱的朋友,按照神的心意,救恩本是先从犹太人开始,但后来因着怜悯,这份祝福也临到了外邦人。最重要的是,相信当我们像妇人那样以谦卑、感恩的心寻求耶稣的帮助时,祂就必怜恤我们,并且赐下丰盛的恩典!我们一起来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我感谢祢的救恩,使我们也能一同得福,成为蒙怜恤的儿女!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马可福音第七章

7:1-23 法利赛人与文士对影响力波及全国的耶稣进行调查,与其说是调查,不如说是借机寻找诬陷的借口。因为当时犹太主义与耶稣之间的意见分歧日趋严重。他们一心寻找耶稣及其门徒的错误。耶稣丝毫没有回避他们的企图,反而以他们的提问为契机,大声宣告福音真理。本段经文的主要论点是,耶稣责备他们假冒为善。当时犹太教充满形式主义与仪文主义,一言蔽之,就是假冒为善或虚伪:①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假冒为善。他们虽然向神有热心,却没有按真知识见证神,结果就是不顺服神的道(罗10:2,3)。而且,他们大都盲目地顺从祖先的遗传。正如今日有人以为只要出入教会、读圣经、奉献钱财就是履行了宗教义务,其实更重要的是对神对人的真实的爱、谨守遵行公义、怜悯与信实(太23:23;路11:42);②这等人明知自己假冒为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权利,或出于其他自私目的而积极利用宗教仪式或律法。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大都属于此类。最初法利赛人的善良动机是出于防止希腊世俗主义的影响,采取严格固守律法的态度。但随着时代的流逝,特别在犹太教与罗马当局建立密切关系之后,他们却遗忘了律法的实质,为此受到耶稣严厉的责备<太23:27,粉饰的坟墓>。

7:3 古人的遗传:?(太15:2)。

7:6-8 对法利赛人与文士提出的质问,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赛29:13),将神的诫命与人的遗传尖锐地对立起来。当时有人出于各种自私的原因更重视后者。但是戒律若脱离神诫命的核心,就很容易变成盲目追求权威的虚妄之物。今天很多人将信仰生活视作成为道德君子、修身养性的途径,他们完全不明白信仰的真谛。这是因为他们无视福音的核心“因信称义”。

7:10-13 耶稣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人的遗传怎样废弃神的诫命。各耳板:原是奉献给神的礼物,不可用于私人用途,但逐渐被自私地利用或歪曲。例如,一个不孝之子发誓“我的财产都作了各耳板”,但只将部分献给圣殿,其余的却作为自己的财产,并且拒绝供养父母。据说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即使后来这儿子悔改,想要供养父母,文士的律法也不允许。今日圣徒要留心,不要以“完全献给神”这冠冕堂皇的理由回避对家庭当尽的责任。决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基督连父母都要恨恶”(路14:26)的话语。耶稣告诫,人要先选择真理,才懂得恭敬父母的真正意义,不要盲目地作孝子却弃大事不顾<弗6:1-3,儒教的孝道与基督教关于孝的教训>。

7:14 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为了将内在的洁净这一教训告诉众人,耶稣采用先知的说话方式。

7:15-16 对于深深痴迷于传统仪式的犹太人来说,这无异是革命性的宣言。与耶稣朝夕相处的门徒都未能把握这个教导的含义(18节),何况那些平民百姓呢!初期教会向外邦人的宣教过程中,这一段经文成为解决所发生的复杂问题的尺度(徒10:9-16;11:5-10;罗14:13以下;林前8:10)。

7:21 心:决定人行为的人格中心。比起外在的形式,耶稣更强调里面的实质(太5:28;12:34;15:8)。耶稣来,是为了成全律法(太5:17),但当时的犹太统治者却陷入了极度僵化的律法主义与形式主义。

7:24-30 与1-23节关于洁净仪式的争论密切相关。犹太人认为与外邦人交往是不洁的行为。耶稣却医治外邦女人,以此警告犹太主义者的假冒为善行为。经文中也隐含外邦人得救的信息(太15:21-28)。

7:27 两种含义:①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时期未到(让儿女们先吃饱),福音传播的对象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罗2:9,10)。真正向外邦人传福音,是在耶稣复活后由门徒完成的。虽然犹太人接受福音有优先权,但讽刺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将福音视为绊脚石(罗9:30-33);②考核人对信仰的热忱程度(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参看平行经文(太15:21-28)。

7:28 不错……吃:(太15:27)。

7:31-37 太15:29-31概括记录了耶稣医好许多病人,这段经文则记录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医治。注意:①耳聋舌结象征着堕落之人的本性。不信基督的人对属灵事物迟钝,尽管身处绝境,也只关注身体健康与物质富足。相反,圣徒借耶稣领受了永恒、全备而丰盛的属灵产业,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至绝望;②耶稣是伟大的医生,能医治灵魂与肉体的所有疾病。i.他仅用一句话“以法大”,就彻底医治疾病(34节);ii.他为全人类的罪恶与惨状“叹息”(34节);iii.他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医治方法(33节);iv.只有与耶稣基督相遇,人才能得以医治(33节)。

7:36 嘱咐:参看太8:4注释。虽然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所行的神迹,还是伴着欢呼传开了。相反,当耶稣在罗马势力面前显得似乎无力时,他们的欢呼突变为嘲弄(太27:22,23)。这是表明人的期待与神的意念相背的最好例子。

—《精读本圣经注释》

是不是一定要洗手

是不是一定要洗手

耶稣的事工给犹太人的传统带来强烈的冲击。比如,他的门徒竟然不洗手就吃饭。法利赛人挑战的,并不是卫生习惯的问题,而是圣和俗的问题。因为在摩西五经里,规定了饮食等多方面圣和俗的区别。在长时间的历史传承中,犹太人社群进一步发展出一系列传统。不仅律法书规定俗的东西不能吃,就连摸过俗的东西的手,也不能直接拿食物吃。装过俗的东西的杯、罐等容器,也不能装食物吃。所以,当耶稣的门徒竟然用摸过俗的东西的手直接吃饭时,这是违背敬虔传统的做法。

面对质疑,耶稣一针见血的指出本质。哪些是神的诫命,哪些是人的遗传呢?遗传在这里就是传统的意思。你以为在遵守神的诫命,说不定只是在遵守人的传统。在遵守人的传统时,甚至忘记了神的真道。耶稣进一步指出,这样后果很严重。你以为在尊敬神,其实却远离神;你以为在敬拜神,其实却是枉然。

弟兄姐妹,这些问题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想。哪些是神的诫命,哪些是教会的传统呢?比如,教会的装修是真理还是传统呢?敬拜的风格是真理还是传统呢?祷告的语调、穿着与打扮、讲道的风格等等是真理还是传统呢?我们经常说,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所以教会并不是传统的柱石和根基。那么,是不是只有某种装修风格、敬拜风格、祷告风格才是我们教会呢?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并不是我们教会的根基,唯有真理才是。

当然,传统也是要尊重的。只不过,如果当传统制约或违背了真理时,我们是否尊重传统而胜过真理呢?当然不能。

比如,爱神爱人、广传福音是主的命令。可是,如果我们因为不习惯慕道友不同于我们教会传统的穿着打扮,而影响了我们对人真实的爱,这就需要我们警醒了;如果因为我们不习惯新来的弟兄姐妹的祷告风格,而影响了我们合一的服事,这就需要我们反思了;如果我们的敬拜风格不利于向社区传福音却不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审视了。

改变传统对于我们并不容易。但其实我们当年信主的那一刻就是在摒弃世界的传统,接受主的真理。今天的经文提醒我们,不要摒弃了世界的传统,又跳进了教会的传统。唯有真理,才让我们自由。让我们重拾起初的爱,紧紧抓住真理,为神而更新改变吧!

让我们一起来祷告。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今天提醒我,不把固执于人的传统当成捍卫神的真理。求祢给我智慧分辨,也给我勇气愿意为真理而改变习惯和传统,为了更好的爱神爱人,为了更好的广传福音。这样的祷告是奉主耶稣的圣名,阿门!

人心病有谁能除?

人心病毒有谁能除?

新冠疫情期间,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新法规,要求民众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等,这些条例可以提高人们对病毒的警觉性,人们遵守规定可以减少病毒的扩散和传染。但这些规定只是临时应对疫情的方法,并不能消灭病毒,也不能医治得新冠肺炎的患者,直到最终出现疫苗等能够抵抗病毒,医治病患,疫情才能完全解除。

今天经文耶稣继续教导门徒关于律法的洁净条例,谈话中有两组对比,一是外面进去的与里面出来的,另一个是食物与人心。

耶稣说,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因为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这里的污秽不是人身体的污秽,比如中毒或疾病,而是人被罪污秽,不得与圣洁的神亲近。食物不能污秽人,食物也不能使人洁净,那么食物规条的用处是什么呢?就如使徒保罗说,律法本是叫人知罪。耶稣不是反对规条,而是责备法利赛人缪解和误用规条,把严守规条当作称义的方法。 律例规条显露出人的软弱和罪性,但不是叫人自以为义。

今天我是否把一些事当作规条去遵守呢?比如:每天灵修祷告、每礼拜聚会、教会事奉,等等,当完成这些事,就自我感觉良好,自觉虔诚圣洁,并且心里评判那些做不到的信徒呢?经文让我看到自己身上的法利赛人的影子,也看到人悖逆神,试图依靠行为称义的罪性。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到底是什么在污秽人呢?

耶稣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接着耶稣一口气列举出“人心十三毒”,可见污秽的不是食物,是人,人心就是最大的污染源,人里面如此多的污秽又怎能靠遵守一些条例完全解决呢?既然守洁净条例不能真正洁净人心罪污,那人靠什么得洁净呢?今天这段经文并没有给出答案,答案要在明天的经文中迦南妇人的故事里突显出来,再不洁的人都可以因信耶稣得洁净。显然耶稣自己就是唯一的答案。唯有信靠圣洁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依靠祂的代赎救恩,人一切的污秽和罪恶就可以在耶稣基督的里面洁除净尽。

所以,人心病毒唯主能除。

祷告:

阿爸天父,祢的话使我看到藏在自己内心的众多罪恶和污秽,我的心灵比我的身体更需要清洁,但我无力靠行为洁净自己,更无法靠恪守规条在祢面前称义。祢又使我再次看见祢的恩典,就是祢的儿子耶稣基督,借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流出的宝血,洗净我一切的污秽,祢赐我一个圣洁的新生命,求祢使我在这充满污秽罪恶的末后时代,靠袮的恩典过圣洁的生活,差我去传福音,让那些被罪污苦害的人们可以蒙福得洁净,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因这句话、你回去吧!

因这句话、你回去吧!

耶稣原本不愿意人知道、衪到推罗西顿境内一个人的家中,然而,却被一个外邦的妇人知道了,这个外邦的妇人、找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顾不得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隔阂,为着心爱的小女儿、不想继续被污鬼所折磨,她谦卑的俯伏在这位犹太人耶稣的脚前,放胆的向耶稣请求、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母亲的爱真伟大,可以使她放下面子的尊严、俯伏在一位犹太人的面前,她可冒着不但得不到医治、也可能被羞辱的危险。果然不出所料、耶稣不但没有直接答复她的请求、反而讲了一番令人摸不著头脑的话。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这是什么意思呀!假如犹太人自认为是神的儿女、看外邦人是狗。那么耶稣的意思、岂不是在侮辱我这个外邦人吗?可是聪明的母亲、马上知道这个是耶稣考验她信心的机会,并且接着说:“主阿、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这位外邦母亲找住这个机会向耶稣信心喊话,父亲为儿女预备的食物,应该是丰富有余的,好的,请把孩子们掉下的碎渣儿给我吧。她认为神对犹太人剩余的恩典、对外邦人也是珍宝。当然、神的恩典是丰富且公平的。结果,耶稣满意的对这个妇人说:“因这句话、妳回去罢,鬼已经离开妳的女儿了。”

信心的功课,真的很不容易学,并且也很难学得好。就是在旧约时代、被称为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也曾经在信心的试炼中失败过。可见、信心的功课,一次学会、也并不代表你以后都能学会。可是,神的原则始终没有改变:“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各位弟兄姊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作个回应的祷告吧: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借着今天的灵修,让我明白祢对我们所预备的恩典,不但丰富有余,原来祢赐恩给我们的目的,乃要让我们成为一个使别人也蒙恩的人。祢看重的不是我们是个什么人,祢看重的是我们内心对祢的态度,谦卑相信、认定祢的主权,才是蒙恩的途径!祷告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输入密码查看隐藏内容

礼拜三

 

编辑:谢秀峰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

撒母耳记上29章-你的难题,上帝迎刃而解 陪你读圣经

撒母耳记上29章-你的难题,上帝迎刃而解

你的难题,上帝迎刃而解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九章 上一章的开头我们看到暂居在非利士的大卫,即将面临出兵攻打以色列同胞的窘境... 透过之前的经文,...
撒母耳记上26章-与其自己出手,不如交给上帝 陪你读圣经

撒母耳记上26章-与其自己出手,不如交给上帝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六章 前几章我们看见大卫在山洞里明明有机会可以打败扫罗,但是却因着敬畏上帝而没有出手伤害他。不幸的是,扫罗并没有...
撒母耳记上25章-谦卑柔和的人有福了! 陪你读圣经

撒母耳记上25章-谦卑柔和的人有福了!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五章 扫罗因为大卫的不杀之恩,就暂时放下了追杀大卫的念头。在这之后不久,以色列举国哀悼,因为备受敬重的精神领袖-...
撒母耳记上24章-交给上帝,让祂为你伸张正义 陪你读圣经

撒母耳记上24章-交给上帝,让祂为你伸张正义

朋友平安!让我们《陪你读圣经》一天一章 生命发光!今天来读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四章 延续上一章,当扫罗结束与非利士人的战役后,大卫的行踪又再度走漏了风声。扫罗的三千精兵现在正遍地搜索大卫的踪影,大卫只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