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完圣经,记得转发出去!
★转发给朋友,一起读经进入丰盛!
返回创世记
陪你读圣经精读圣经每日灵修研读圣经待开发
【读经小指南】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身边的人产生纷争。那麽,一个对上帝有信心的人,究竟是怎麽面对争执的呢?
离开埃及后,亚伯兰一家继续往东北方展开旅程。因为上帝祝福他和侄子罗得,所以他们的产业就越来越丰富,牛、羊、人口都很多的情况下,最后连扎营的地方都快容不下,粮草也快不够吃了,于是家族裡的人们开始起了一些争执。我们一起来读创世记第十三章!
【创世记第十三章】
- 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
- 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
- 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
- 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 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 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
- 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 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
-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 罗得举目看见约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
- 于是罗得选择约但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 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 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
- 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
- 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
- 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 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安静默想】
感谢神,有了祂的祝福,我们还需要跟别人争什麽呢?亚伯兰甚至大方的让罗得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地,因为他真心相信神给他的祝福,比这些更重要,也更丰富。读到这裡你是不是开始发觉,生命中的大小问题我们好像都能从圣经裡找到好的解答呢?这正是神爱我们的方式。我们一起来祷告。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求祢使我在大大小小的纷争裡,能因为信任祢而选择不争,因我知道祢的祝福更加丰盛。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创世记第十三章
13:1-4 亚伯兰为了保全生命离开了立约之地迦南,在埃及经历了屈辱的失败, 经受信仰上极大的损失后,为了恢复起初的信心,回到伯特利。那是他起初为 神筑坛的信心之地。
13:1 在埃及未提及的罗得再次登场。因为罗得的作用和命运,只有在与亚伯 兰的立约关系中才得以出现。同样,他的后裔亚扪族和摩押支系也只有在与选 ⺠以色列的关系中,才出现在神政史中。
13:4 求告耶和华的名:表明亚伯兰痛心悔改自己在埃及的行为,并用赞美和感 恩之心献上诚心的祷告,决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诗18:49;50:15)。的确,神的 家——属灵的伯特利是信仰人的故乡,帮助人恢复最初与神相遇的火热经历 (35:1-3)。
13:5-13 亚伯兰在伯特利恢复信心之后⻢上面临试炼,就是与追求世俗富有的 侄子罗得之间的纠纷。被自私念头所惑,为保存己命不顾妻子贞洁的,在埃及 所面临的操练一样,选择关系到自己全部财产的草地,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大 试炼。但是亚伯兰记念那位不顾自己严重错误而拯救自己的神,胜过了这个试 炼。通过放弃自己的利益(9节),放弃世上的安逸,固守有神的应许和筑坛的迦 南地。亚伯兰借着舍弃而成为(太10:39)信心的典范。
13:9 你向左:本节使人联想起耶稣的登山宝训(太5:9,24)。只有信心才能结出, 谦卑和宽大的人格。只有完全超越世俗之享乐,单单信靠仰望神的人才可能做 到这样的谦让。亚伯兰以这种以自我牺牲的作法得到了三重效果:1阻止了趁 两者不合之际试图掠夺他们财物的原住⺠的计谋;2与罗得保持和平相处,从 而在外邦人社会中没有玷污神的圣名;3藉着更加信靠属天的基业,亚伯兰的 信心也日益增⻓。
13:10-11 罗得身为亚伯兰的侄子,自从离开哈兰以来一直生活在他的影响力 之下。他本当对自己监护人和保护人亚伯兰履行儿子般的义务,但他却随从世 俗的诱惑,被美丽的地,丰富的草场和水,繁荣的原住⺠的生活所吸引,选择了世 界。在罗得的脑海里仍存留着以物质为中心的埃及人的思想。他这种忘恩负 义的选择,酿造了悲惨的结果——被掳、城市和家产被毁、丧失妻子和女婿、 与女儿乱伦。
13:11-12 罗得的行为是所有信仰堕落者的预表。他被世俗的富裕和享乐所吸 引,离开亚伯兰继续往东迁移,在罪恶之城——所多玛附近暂住之后,最终进入 了城市的深处。成为被世上的名誉和物质所蒙蔽,离开神的世界而走向罪恶世 界的不幸之人的典型。
13:14-18 这是亚伯兰自我牺牲的信仰得到神的认可的场面。
13:14 举目......观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亚伯兰,克服与罗得的诀别带来的属肉 体的孤独和伤心,要他用信心和期待的目光观看立约之地。这段场面,使我们 联想到,神的应许尚未在历史中成就以前,在毗斯迦山顶,神让摩⻄看⻅迦南地 的情景(申34:1-4)。信就是看⻅眼睛所看不到的、拥有尚未得到之物的信仰 (来11:1)。我们也当懂得用信心的眼光仰望那圣洁的地方,属天的迦南。 13:16 地上的尘沙:对年老无子的亚伯兰来说天上的众星(15:5),海边的沙 (22:17)形容神对后裔的应许,是梦一般的盼望。但现在这个应许在历史上真的 成就了(王上4:20),在属灵方面也完全成就了(太8:11;罗4:16,加3:7,29)。
—《精读本圣经注释》
你我不可相争
亚伯兰曾为了逃避饥荒,离开应许之地,下到埃及。他以谎称妻子为妹子的方式,想要保存自己的性命。最终,还是神亲自出手,不仅保全他们的性命,还带着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等牲畜和仆婢离开埃及。
亚伯兰在埃及经历信仰上的软弱和失败,当他再次回到从前支搭帐篷的地方,在神的面前,为自己在埃及的失败而痛心悔改,幷用赞美和感恩向神献上祷告。求告耶和华的名,这关键的一步,帮助亚伯兰预备好迎接下一个试炼和挑战。
游牧民族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必须中途寻找水草放牧牛羊等牲畜。然而,亚伯兰和罗得的牲畜实在太多,牧人们就为了水草资源而彼此相争。
面对与罗得的冲突,此时此刻的亚伯兰不再是自私和懦弱,而是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亚伯兰作为长辈,本来有资格先选择自己的地盘,但他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让侄儿罗得选择他想要的地方。罗得如愿以偿,得到了最好的土地,在属灵上却变得贫乏,走向灾祸。亚伯拉罕的谦让,虽然让他失去了最好的土地,却得到神更丰盛的祝福。
亚伯兰从失败到得胜的经历,带给人激励。遗憾的是,罗得幷没有从中看到榜样,学到属灵的功课,反而是向罪恶之城挪移帐篷。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常常会遇到“彼此相争”的情况:在公司,人们会争资源、争业绩;在家庭中,哪怕只有两个人,也会争某件事情的控制权;即使在教会的服事中,也常常会有理念之争、权柄之争。
在这些场景之下,“你我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可以成为我们的劝诫。世人所看重的,是看得到的好处;人们所依靠的,是看得见的资源和权利;但神看重的是人心,是人对神的信靠。
在神的手中,失败可以成为成功的前奏;看似失去,其实是为承受更大的祝福腾挪空间!这就好像打拳的过程,只有先抽回手臂,再次挥出去的拳头才更有力量。只有谦卑自己,才有机会经历神的力量再次显大!
让我们一起祷告,回应神的话:天父阿爸,感谢祢,借着亚伯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如何经历失败而学习信靠,如何借着谦让和牺牲,让神的力量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愿我们在冲突中,学习“你我不可相争”的功课,操练谦卑和信心。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浊水中的清流
亚伯兰经过沉重的教训后,他开始回头了,他带着妻子与侄儿罗得,并一切所有的“从埃及上南地去”。那时的亚伯兰不但恢复了与神的良好关系,回到从前筑坛的地方,求告耶和华的名;并且他的金银和牲畜也极多。不但他自己蒙福,就连与他同行的侄儿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和帐棚。他们的财物甚多,多到那地都容不下。不过最可惜的是,因为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甚至相争!
这样的人生悲剧,不限于古代或现代,故事正不断的在重演。有些人事业发达,家居豪宅,反而人事不和,争财、争权、争宠。是真的如此吗?一无所有时,人还可以相处打拼,但当财物甚多时,便真的不能同居吗?甚至与自己最亲的人相争?
这样说来,财富也可以成为人格的试金石,因为它可以试出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同时也试出人与神之间的灵性!
复兴的亚伯兰却让我们看见人性善良的一面,他说:“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他不但有眼睛,更有眼光,才能拥有超乎常人的价值观;故此,他能看亲情胜于物质,人情重于金钱!也唯有这样的气质,才能勇于退让,甘于舍弃!
回应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非常羡慕这样的生命气质,帮助我在当今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里,活出这样的生命见証。加我力量,为了祢的缘故,在与人相争时,能够情愿吃亏。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你如何作选择?
今天经文让我们看见,在面临居住之地冲突时,亚伯兰与罗得的两种选择。
罗得在他谦逊的长辈亚伯兰让他先来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礼让。而且他选择了按世人的眼光来看最好的土地,之后又选择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罗得在这里完全是按照自我和世界的标准在做选择,首先是按照世人的态度,在争好处面前,不能落在后面,其次,按世界的喜好选最好的。第三,按世界的潮流迁移。其结果是进到与世界为伍,与神为敌的环境。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是罪大恶极的。
今天的你我是否也在像罗得那样,在世界的利益面前,用属世界的标准、世界的态度、世界的喜好、世界的潮流在做选择呢?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和罗得一样来选择,否则也一样会进到罪恶之地,与罪恶为伍!
再来看亚伯兰的选择。在面对罗得的仆人与自己的仆人冲突时,亚伯兰首先不是偏袒自己的仆人,不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重,不是以长辈的地位自居,倚老卖老,而是首先谦让,看重保持和睦的关系,宁愿自己吃亏,让侄儿先做选择,自己愿意去到别的地方。亚伯兰之所以有这样的胸怀,离不开他来到这个地方所做的一件事,昨天经文记载:他来到那里就筑坛,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他是一个在那个地方敬拜神的人!以至祂愿意放弃与人相争,愿意等候神的带领!
神看顾敬拜仰望祂的人,当罗得离开后,神马上临到亚伯兰,向亚伯兰应许居住之地,应许众多后裔。亚伯兰就照神的吩咐去行,而且更重要的是继续过筑坛敬拜的生活。亚伯兰是以神为人生选择的中心!
今天你我是否也要像亚伯兰那样,在这黑暗悖谬的世界,做以神为中心的选择,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呢?从世界的眼光,也许会吃亏,也许会损失,也许会失去世人能得到的令人羡慕的利益和好处。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这些,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我怎么看,人怎么看,而是神怎么看我的选择,是神所喜悦的吗?是在基督里有价值的吗?是能存到永远吗?
我们一起来祷告回应:
亲爱的天父,祢是荣耀丰富拥有一切的主!我在耶稣基督里成为了祢的儿女,祢也将一切的丰盛在耶稣基督里白白地赐给了我。我在基督里可以享受一切的丰盛。帮助我持守这样的信念,也在生活的选择中活出这样的信念,荣耀祢的名!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阿门!
礼拜三
编辑:黄良国
第一核审员:谢秀峰
第二核审员:刘辉仁
第三核审员:黄建武